中国·必威(bw·西汉姆联)官网-首页欢迎您

新闻动态

image.png

中国·必威(bw·西汉姆联)官网-首页欢迎您

总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滨湖路26号佩尔中心2栋9楼

电话:027-87269988

生产基地:湖北省潜江市总口管理区红东垸路9号

电话:0728-6203456

网址:www.qstl.com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中国绝热节能材料行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全文(一)

发布日期:2017-03-22 作者: 点击:

一、发展现状

  绝热节能材料主要包括无机、有机和复合三大类绝热节能材料以及吸声、隔声材料,广泛应用于住房建筑、工农业、国防设施、装备制造、环境工程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是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建筑节能和噪声污染防治,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材料和重要保障。

(一)“十二五”行业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在建筑房地产业和建筑节能市场需求增长的拉动下,我国绝热节能材料工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继续扩大,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政策环境不断改善,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显著。

1、产业规模继续扩大

  2015年全国绝热节能材料产量564万吨,年均增长5.59%,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绝热节能产品制造和加工能力,以及包括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工程服务等在内的产业配套能力。声学材料快速发展,2015年全国声学材料产值583亿元,年均增长15.82%,资产总额达497亿元。声学材料制造企业突破1000家,从业人数达27万人,资产总额达497亿元。

2、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岩棉、泡沫玻璃、真空绝热板等无机绝热节能材料产能及应用占比稳步提高,其中岩棉及其制品占比由2010年的27.56%提高到2015年的36.35%,泡沫玻璃产能达到260万立方米;真空绝热板产品在家电、冷链物流等领域得到推广应用。难燃低导热系数有机类绝热节能材料制造应用取得长足进步,导热系数在0.030 W/m·K以下的国产酚醛泡沫产品已进入建筑高端市场。新型防火阻燃复合保温装饰材料、保温防火结构模块等建筑装配式一体化产品不断涌现,逐步取代传统、易燃的有机类建筑保温产品。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提升。河北省廊坊地区成为国内岩棉、玻璃棉、泡沫玻璃产能聚集区,分别占全国的25%、60%、30%。山东、内蒙古成为我国硅酸铝纤维产业聚集区,福建、重庆、江苏已成为我国真空隔热板等高端绝热材料产业聚集区。

3、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绝热节能材料生产规模大型化、自动化和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岩棉领域攻克规模化生产装备技术关键难题,研发成功5万吨级岩棉生产线,“十二五”期间共建成投产2万吨以上的岩棉生产线62条,产能150万吨,其中单线年产3万吨以上的生产线达11条。泡沫玻璃装备技术水平突飞猛进,单线产能规模扩大40倍,由1500m3/年增至6万m3/年。气凝胶复合制品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富氧燃烧技术、烟气焚烧及余热利用技术、四辊离心成纤技术、高速高精度无尘切割技术,以及全自动烟气脱硫装置和全自动打包叠板系统等先进技术装备在行业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

4、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据不完全统计,五年间国家标准化等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先后发布实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外墙内保温复合板系统》等40余项关于绝热节能材料的标准、技术规程,以及一系列关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建筑保温领域的规范、标准、规程和应用图集。特别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正式实施,为绝热节能材料行业发展指明方向。各省市政府部门也根据各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了一批适用于本地区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相应的绝热保温材料应用施工技术规程,极大推动了绝热节能材料的发展。

5、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十二五”期间,岩棉、玻璃棉、泡沫玻璃等通过淘汰落后和技术改造,能耗水平大幅降低,仅河北大城县关停落后小岩棉生产线165条,淘汰落后产能50万吨以上。河北地区岩棉环保设备投入达一亿元;离心玻璃棉生产工艺逐步淘汰和替代落后的火焰棉生产工艺。工业固废高端精细化综合利用在岩棉、硅酸铝纤维、泡沫玻璃、发泡微晶陶瓷等无机绝热材料中取得显著成效。

(二)存在问题

1、产能过剩,自律不足

  在产能快速扩张和下游市场需求萎缩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岩棉、EPS等多数绝热材料产能严重过剩,价格出现10%-30%的下滑,多数企业产能发挥率不足50%。产品同质化、低端化,企业小散乱、恶性低价竞争、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等行业共性问题日趋严重,行业自律严重不足,市场秩序失范,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行业利润不断降低。

2、结构失衡,集中度低

  以规模扩张和生产要素投入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仍主导着行业发展。大宗低值产品占比较高,高附加值、高性能产品规模偏小,呈现出“老的多、新的少”的特点。全行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采用落后生产方式和技术装备的企业依然大量存在,带来污染环境、资源浪费、质量安全事故等一系列问题。绝热节能材料行业集中度低,声学材料制造企业中大型企业仅占0.2%,在规范市场、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强。

3、创新保障不足,商业模式简单

  绝热节能材料行业缺乏有效的创新平台,多数企业没有技术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尤其是材料应用创新方面与市场严重脱节,为客户提供应用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等服务能力差,在体系创新、系统创新以及两化融合等方面难以支撑绝热节能材料的转型发展。技术开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中高级专业人才以及熟练的技术工人严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大多数企业商业模式简单,无力在产品服务、渠道建设、品牌培育等方面进行有效投入,市场融资和营销策略等能力水平不高,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影响力低。

二、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绝热节能材料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既有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投资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总体上看,未来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一)机遇

  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为行业规模化发展带来市场机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预计每年将有超过1600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各类棚户区、农村危房改造总量逾3000万户,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房屋建设仍将保持较大的规模,作为房屋建筑不可或缺的绝热节能和隔声材料,仍将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二是建筑节能强制标准及住房消费升级为行业提质增效带来重大机遇。“十三五”期间,建筑节能被列入国家节能减排和减少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工作,65%的第三阶段建筑建筑节能强制标准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多省市建筑节能强制标准率先完成从65%向75%的过渡,各地超低能耗建筑(被动式房屋)逐步推广普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房屋安全、舒适、隔音、环保等居住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将为高性能防火保温隔声材料带来巨大市场需求空间,为行业转型升级和品质提升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三是绿色建筑建材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为绝热节能声学材料培育新需求、新市场带来机遇。近年来国务院及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部委相继发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大力发展绿色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材。根据相关文件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提升到50%,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提高绿色建材在各类建筑物中的应用比例。到2018年,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30%,绿色建筑应用比例达到50%,试点示范工程应用比例达到70%,既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提高到80%。绿色建筑建材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为天然具备保温、隔热、隔声等节能环保“绿色基因”的绝热节能材料扩大应用领域,培育新需求、新市场,实现与建筑业融合、跨界、协同发展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四是经济体制改革规范市场环境为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机遇。国务院《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对深化企业改革、公平市场环境、拓宽融资渠道、促进科技创新等作出重大部署。住建部2014年发出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简政放权,开放市场,坚持放管并重,消除市场壁垒,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全国建筑市场体系。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一些不合理注册、审批、备案、保证金等地方保护政策壁垒将有望逐步消除,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2016年5月1日起,建筑业纳入营改增试点,将倒逼建筑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方式,减少向无增值税发票的制造供应商采购原材料,极大压缩不规范企业的市场生存空间。绝热节能声学材料行业作为建筑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功能材料供应服务方,市场环境的规范与改善,为行业步入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等可持续发展轨道带来良好机遇。

(二)挑战

  一是资源环境安全等约束日趋强化,对行业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当前,绝热节能材料行业依然存在大量落后产能,“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尚未从根本上得以扭转,近年来有关建筑外保温材料防火性能和施工等安全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版),《环境保护税法》、《工业绿色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发布实施,绝热节能材料行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环境、资源、安全等准入门槛,以及进一步降低工业增加值能耗、进一步削减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等多重约束,对未来行业发展提出严峻挑战。

  二是供给侧改革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绝热节能材料行业无论是过剩、短缺共存还是当前面临的经济增长下行、效益严重下滑,实质是没有把握与处理好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违背了需求决定生产的经济规律。当前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将成为绝热节能和隔声材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方向。绿色建筑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可*、舒适美观、方便快捷”特征,采用“绿色建筑装配化,绿色建材部品化”方式建造,实现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时和绿色环保。如何扭转长期以来简单雷同的复制发展模式,加强与建筑市场需求端对接,从品种、品质,以及部品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生产与应用服务等方面满足绿色建筑发展要求,是绝热节能材料行业面临的全新挑战。

  三是同质化竞争和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对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挑战。一方面绝热节能材料主导产品岩棉、泡沫玻璃等无机材料以及EPS、XPS等有机材料等大宗绝热节能材料已产能过剩,市场价格持续走低,行业盈利能力不断减弱,资源、能源、土地、人力等要素成本的不断提高,给行业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绝热节能材料和声学材料产业规模小,符合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要求的品种少,品质档次不高,更新周期短,后期维修维护成本高,难以满足新型建筑业和人民住房消费升级的市场需求。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材料制造、产品集成、施工应用以及后期服务保障能力,培育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绝热节能材料行业的紧迫任务,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绝热节能材料材料将向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向价值链高端产业升级,实现提质增效。

  规模化:为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及建筑工业化的要求,绝热节能材料将向精品化、特色化、部品化、绿色化的综合化方向发展,加速提升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水平。加大产业集中度,打造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绿色制造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

  规范化:绝热节能材料行业将更加注重行业自律、规范协同发展机制将不断完善。包括产业质量责任自我声明制度体系、企业诚信社会评价体系、与建筑业融合发展及与关联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等将不断健全。

  标准化:随着政策标准的不断完善,绝热节能材料行业将更加注重标准化发展,包括发展导向指南、技术推广目录及应用标准等标准规范的引领;产品性能、应用领域、附加值及绿色制造能力满足日益高端化的市场需求。

  信息化:随着两化融合工作的深入推进,绝热节能材料行业也将朝着信息化、智能化制造,订单式生产的方向发展。包括采用二维码识别、移动APP、全球定位等信息技术,对产品制造、流通、使用等全程跟踪,实现产品质量在线监控、全程追溯、行业统计和运行分析、企业和产品质量公示、警示等信息化管理。

(四)需求预测

  我国绝热节能材料主要有两大应用领域: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和工业冷热设备、窑炉、管道,交通工具隔热保温。随着无机绝热节能材料品质和性能提升以及绝热保温应用体系的不断优化完善,无机材料应用占比将逐渐提高,有机材料则相应降低。预计2020年国内市场绝热节能材料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


本文网址:/news/511.html

关键词:

  • 联系电话
    400-074-6668
  • 在线留言
  • 手机网站
  •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jpg

  • 在线咨询